○ 馬亞偉
鄰居李阿姨有三個兒子,日子過得都不錯,。這幾年生活越來越好了,,兄弟三人開始較著勁兒孝敬父母。老大給父母買了營養(yǎng)品,,老二老三必然會買回更好的營養(yǎng)品,。老二帶父母出去旅游,,老大和老三必然會帶父母去更好的地方旅游,。
大家都夸李阿姨有福氣,,三個兒子比孝心,老兩口做夢都得笑醒吧,。可是,,李阿姨不僅沒有高興,,反而嘆起了氣,。她說:“這三個兒子,,哪里是在比孝心,?分明就是在互相比富,!”看得出來,李阿姨的三個兒子把孝心形式化了,,只在乎表面上為父母付出了多少,并沒有真正考慮過父母的感受,。正因為如此,,最核心的“孝”和“心”被忽略了,,孝順成了兄弟三人的物質(zhì)攀比,孝心反而成了陪襯,。難怪李阿姨不買三個兒子的賬,,說他們只顧比富,,有誰真正在乎父母需要什么。
孝心莫攀比,,因為孝在你的心中,。孝心不是用多少錢和物質(zhì)可以衡量的,也不是用什么形式就能表達的,。真正的孝,是用心對待父母,。如果沒有付出感情,,給父母買再貴的酒,他們也會飲之無味,;你付出了感情,,送父母一杯白開水,他們也會覺得甘甜無比,。
我們幾個好友坐在一起,,經(jīng)常談起與父母有關的話題。小蓮的老公掙錢多,,她給父母買衣服都買上千塊錢的名牌,,平日隔三岔五就帶父母去吃大餐??尚×璧募彝l件一般,,兒子上學花費又大,所以她給父母買的衣服很多都是平價的,。小蓮對小凌頗有微詞,,覺得她是在敷衍父母,小凌也因為不能讓父母過更好的生活而慚愧,。其實,孝心不能這樣比較,。誰能說小凌的孝心不夠,?我跟小凌住一個小區(qū),她父母跟她一起生活。我親眼看到小凌的母親穿著女兒買的50塊錢的短衫,,心滿意足地向鄰居們炫耀:“閨女買的,這丫頭心可細了,,知道我喜歡啥顏色,每次買的都這么合心思,。這衣服穿著可舒服呢,純棉的,!”小凌母親滿臉洋溢著幸福。
孝心莫攀比,,不要跟別人比給了父母多少錢,,給父母買了多么貴重的禮物,。父母臉上幸福的笑容才是衡量孝心的重要標準,,比如小凌,雖然沒能給父母更優(yōu)越的生活,,但她會陪父親散步,會給母親洗腳,。多年里,,她把父母照顧得很好,,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,。孝在心中,少與多自己清楚,,苦與樂父母能感知,。說到底,孝心是關起門來的自家事,,與別人沒有半點關系,,當然跟別人也有沒有可比性。
孝心莫攀比,孝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?,F(xiàn)在大家經(jīng)常討論“新24孝”,,?;丶铱纯?、經(jīng)常給父母做飯,、給父母零花錢等等,,這些都是盡孝的方式,。其實,父母需要的不多,,他們也不會把你的孝心跟別人比較,。兒女的生活狀況父母最清楚,,只要兒女給予父母一點點,他們就很知足,。孝心不是拿來秀的,,不是用來在朋友圈曬的,,更不是用來攀比的。孝心是兒女的真心付出,,是對父母的感恩回報,是最自然的,,也是天經(jīng)地義的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