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政軍
蒿店是因為大學同學李耀文父親的三周年祭,。30多年的老同學,,長時間不見,突然因為一個事情聚在一起,,少不了貪杯醉酒。三位同學躺在床上,,鼾聲如雷,,此起彼伏。我出門透氣,,見鄉(xiāng)村星空點點,,萬籟俱寂,不覺心澈氣清,。
凌晨七點,,閆玉川和我轉(zhuǎn)悠在蒿店村中心一條水泥鋪的馬路上。馬路差不多有兩輛車寬一些,,兩邊的房子密密麻麻一字排列,。房子中間偶爾夾著約有兩步寬的小巷,彎彎曲曲望不到盡頭,。房子磚木結(jié)構(gòu),,參差不齊,錯落有致,,新舊不一,。最老的房子似乎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建造的,青磚青瓦,,木門木窗,,鐵扣銅鎖,銹跡斑斑,。玉川兄說,,這馬路不像馬路,是一條街道,,看兩邊的房子格局好像是做生意的門面房,。我說,沒問題,,十年前我來過一次,。那時候蒿店是固原縣的一個鄉(xiāng),鄉(xiāng)鎮(zhèn)一級的單位一應俱全,,鄉(xiāng)政府,、派出所、供電所,、信用社,、衛(wèi)生院、學校,、商店等應有盡有,。三天逢一集,,四面八方的人聚在這條街上,摩肩接踵,,絡(luò)繹不絕,。尤其是山貨聚集,背篼,、籠子,、簸箕、木掀……無所不有,。
走著看著聊著,,太多不同于城市街道的閑散油然而生。碰不上一個人,,也遇不上一輛車,。偶爾有一條小狗跑過來,心有余悸的落荒而逃,,似乎沒有見過啥世面,。哪里像游蕩在城里的狗,見過大世面,,旁若無人,。
一抬頭,一座城門矗立前面,。走近端詳,,高約丈余,底寬五步,,青磚白縫,,古色古香,,不怒自威,。圓形門洞頭頂刻著“蒿店鎮(zhèn)”三字,滄桑斑駁,,可惜看不出來何年何月建造,。門洞側(cè)立一碑,黑底白字,,乃二零一零年涇源縣文物保護單位所為也,。
玉川兄說,這磚箍的城門洞子看起來年代久了,,怕是清朝建造的吧,?我說,也說不準,,能保留到現(xiàn)在真不容易,。蒿店村有了這個城門洞子,,一下子厚重了許多。望了望早晨的太陽,,這條街是東西走向,,城門洞子在村子東面。感覺這村子并不大,,房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,,都保留了下來。這在西海固地區(qū)很不容易,,西海固好多地方連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房子都沒有了,。因為是土木結(jié)構(gòu),時間長了,,風吹日曬雨淋,,有的塌了,有的成了危房被政府改造,。蒿店村的舊房子保存得好,,原因是地面潮濕,房的地基都是石塊壘起來的,,墻又是磚頭砌的,,椽子檁子全是松木,自然堅固耐用,。我說,,這個村子的風貌太有穿越感了,如果拍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西北風情電影,,直接可以拍,,不用造作背景。上世紀五十,、六十,、七十年代的電影也可以在此拍,有幾個地方稍微打造一下就回歸到那個年代了,。
村南有一條整齊干凈的水泥路,,直通一個叫“集美新村”的地方。玉川兄說,,過去看看,。我們漫步前行。新村好像是個移民村,,一條大路兩邊,,一排一排碼了整齊劃一的“人”字形磚木結(jié)構(gòu)的房子。這樣的移民村,,我見得多了,,雖然整齊劃一,,但是單調(diào)呆板??匆慌诺扔谌戳?,于是慢了腳步。玉川兄說,,閑著也是閑著,,轉(zhuǎn)著看看。驀地,,村子的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刺激了我,,一直走到?jīng)]路可走。新村不僅任何地方看不到一點垃圾,,柳樹槐樹松樹柏樹不知道名字的樹都種得恰到好處,,錯落有致,相映成趣,。村南養(yǎng)牛養(yǎng)羊的棚子也蓋得堅固且不失美觀,,竟然聞不到牛羊屎尿的臭味兒。種植蔬菜的大棚,,太陽光灑滿白色的塑料薄膜,,銀光燦爛,一片祥和,。這個新村真不失美感,。
邊走邊看邊想,抬頭已經(jīng)到了老同學家門前,。太陽升到半天,,村里幫忙的人都來了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,,看見一個熟悉的面孔,,是我們學校的黃志剛老師。十年前他父親去世,,我來過他家,,可是,街道變化太大,,今天記不起來他家的位置了。黃老師笑了笑,,轉(zhuǎn)身指著一扇木門說,,這就是我家。原來和老同學家是鄰居,!世間的事,,有時就這么蹊蹺,。信也好,不信也好,,反正就等在那里,,只是人不覺而已。
黃老師喜歡開玩笑,,侃侃而談,,說蒿店有八景,既然來了就看看,,先看招牌風景“三關(guān)口”,。我自然高興,說說笑笑,,來到一個風景地,。下了車,黃老師說,,蒿店古代應該是一個驛站,,這地方?jīng)]地,不養(yǎng)人,。解放后設(shè)立了一個鄉(xiāng),,南來北往做生意的多。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繁華,,固原的山貨,,都來蒿店買。十年前撤了鄉(xiāng),,蕭條了?,F(xiàn)在村子里十個院子七個是空的。這是關(guān)帝廟,,小時候在這里讀書,,先看看。
我驚詫于關(guān)帝廟的堅固結(jié)實,,風雨百年,,完好無損。藍天白云下,,默然矗立,,威嚴肅穆。特別是兩邊碼頭的磚雕圖案,,慢工出細活,,精美古樸,熠熠生輝。廟臺立一碑,,關(guān)帝廟竟然建造于光緒二年,。嗚呼!遍觀六盤大地,,留存如此完美的古老建筑有幾個,?我見過的蒿店村關(guān)帝廟是第一個。試想,,好些磚木結(jié)構(gòu)的建筑,,即使經(jīng)得起地震的破壞,也經(jīng)不起戰(zhàn)爭的破壞,。蒿店村關(guān)帝廟歷經(jīng)百年,,矗立不倒,留存如此完美,,實屬不易,。
更叫我肅然起敬的,是廟門前十步開外一棵百年柏樹,,聳立藍天,,扎根深土,悄無聲息地守護著關(guān)帝廟,,守護著蒿店村,。柏樹歷經(jīng)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,長成兩抱子粗,,守望著村子的過去未來,,守望著村子的繁榮興盛。如今,,生長得把酒臨風,,寵辱不驚。有趣的是,,這棵百年柏樹是蒿店村外面奔波的游子看得見的鄉(xiāng)愁,。黃老師給我和玉川兄說起這棵柏樹時,眷戀和自豪之情洋溢在飽經(jīng)風霜的臉上,。殊不知他離開村子也有四十年了吧,!
突然,黃老師接了一個電話,,說,,三關(guān)口有機會了再去,今天沒機會了,,酒席開了,。在回老同學家的路上,,想,,蒿店這地方竟然有八景,?我才見了城門洞子和關(guān)帝廟兩景,還有六景呢,?什么時候再來看看,?華夏大地上蒿店這樣值得保存的正在荒蕪的村落還有多少?在奔向現(xiàn)代文明城市的路上,,儲蓄了幾代人記憶的村落文明值得保存的有多少,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