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德玉是涇源縣涇河源鎮(zhèn)冶家村人,。在他的年少記憶中,,只有家里來了尊貴的客人或者逢年過節(jié)時,母親才會做蒸雞,。
一盤蒸雞擺在面前,,大塊雞肉和著土豆、面餅滿滿當當一大盤,,黃澄澄油汪汪,,雞肉混合了土豆的濃香,外表酥嫩軟糯,,內里彈而不柴,,鮮香有嚼勁。
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冶德玉,,經(jīng)歷過窮困,,對吃肉打牙祭的日子記憶深刻,吃一次蒸雞能回味好多天?,F(xiàn)在不一樣了,,天天做,、天天吃,總也吃不膩,。
涇河水岸山清水秀,、風景秀麗,每年夏天慕名來感受18℃清涼的游客絡繹不絕,,蒸雞是每桌游客必點的菜肴,。生活在六盤山腳下,開農家樂十幾年,,冶德玉一家人的幸福感與日俱增,。
(一)
一方水土一方味。
涇源縣位于六盤山腹地,,深得大自然的造化,。這里氣候濕潤,水質純凈,,森林草原風貌獨特,,各類植物、中藥材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。山林里散養(yǎng)的黃皮大公雞肉質緊實,在添加了各類道地中藥材做調料后,,賦予了菜品更豐富的口感和層次,。
涇源蒸雞,有一段美好的故事,。
相傳在清朝同治年間,,一個老奶奶懷抱著家里僅有的一只雞,來到陜西,、甘肅兩省交界處,。此時,同行之人因糧食短缺已是饑腸轆轆,,老奶奶就將心愛的雞宰了,。可是,,一只雞怎能讓眾多的人都吃到呢,?長途跋涉,可配的佐料也少之又少,。老奶奶想了一個辦法,,把雞剁成塊和土豆丁拌在一起攤在面餅上,然后蒸熟,。這種做法保留了雞肉的鮮嫩多汁,,同時肉味浸入土豆和面餅中,,香氣四溢。后來,,老奶奶一行人落戶涇源,,蒸雞從此成為當?shù)厝朔昙压?jié)、待貴客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,。
蒸雞制作手藝源遠流長,,傳承至今。隨著旅游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,蒸雞的身份也在不斷地“自由轉換”——特色菜,、家常菜、地方菜,。無論食材的選取還是加工的方法,,都充滿地道的固原味。散養(yǎng)土雞喝純凈無污染的涇河水長大,,骨頭中都透著鮮美,;和雞一同上鍋蒸的土豆和小麥面,自帶碳水的醇厚,;包裹它們的調料,,則散發(fā)著六盤山道地中藥材的濃郁香氣。一盤蒸雞上桌,,肉,、菜、主食就都有了,,既實惠又美味,。正因如此,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改善,,蒸雞也由特色菜化身家常菜,,只要想吃,隨時都可以動手做,。
蒸雞,,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環(huán)境給涇水河畔人們的饋贈,更是本地人款待外來賓客的必備之菜,。
(二)
從小吃到大的蒸雞,,冶德玉和妻子李琴做得得心應手。
黃皮大公雞洗凈剁成塊,,用胡麻油,、面粉、精鹽,、蔥姜末,、調料拌勻并腌制20分鐘左右,。土豆洗凈去皮切成丁,再加上面粉,、蔥花等拌好備用,。開水燙面,和成面團,,搟成薄餅攤在籠屜上并鎖邊,,以防雞汁流出。最后一步,,把拌好的土豆丁攤在面餅上,,再把腌制好的雞肉塊擺上去。一切準備就緒,,上鍋蒸,。
旺火將水燒開,再用慢火蒸50分鐘,,最后燜20分鐘,,蒸雞就可以出鍋了。
此時的蒸雞,,表皮的油酥面牢牢地包裹住雞肉,,雞汁與土豆丁完美融合附著在面餅上,散發(fā)出迷人的香味,。
蒸雞的吃法十分講究,,稱“一雞兩吃”。先吃雞肉,,然后將攤著土豆丁的面餅卷食,,此時面餅吸收了肉汁和土豆的香味,,呈半透明狀,,柔軟筋道、口感豐富,,配上野菜和酸辣汁一同入口,,油潤適口,咸中帶鮮,,別有風味,。
2007年,隨著涇源縣全域旅游示范縣的創(chuàng)建和旅游環(huán)線的陸續(xù)開通,,依山傍水的冶家村人開起了農家樂,,冶德玉是最早享受農文旅融合發(fā)展紅利的村民之一。早年走南闖北跑運輸?shù)慕?jīng)歷讓他明白,,不能讓客人“來了就走”,,要讓他們留下來慢慢逛,、慢慢吃。既要做好民宿接待服務,,還要在特色小吃上下功夫,。他和妻子用心研究做好蒸雞這道“主菜”,雞堅持選用散養(yǎng)雞,,拌雞用的調料自家秘制,,嚴格對待每一道工序。正是精益求精的烹飪方法,,讓他家的蒸雞脫穎而出,,備受歡迎。2020年,,冶德玉被命名為固原市級非遺項目涇源蒸雞代表性傳承人,。時隔3年,涇源蒸雞又被確定為自治區(qū)級非遺項目,。
(三)
涼拌刺五加或蕨菜,、洋芋懶糕、洋芋攤餅,、地軟包子,、灰條菜包子……與蒸雞一同上桌的,還有這些時令野菜和土味小吃,,樸實無華卻有滋有味,,一如冶德玉夫婦的日常生活。2008年回村開農家樂之前,,冶德玉已經(jīng)在外面奔波了24年,,靠著給別人開大車跑運輸掙錢。對于現(xiàn)在安穩(wěn)的生活,,他很滿足,。妻子李琴精明能干、廚藝高超,,農家樂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,。夫妻倆你唱我和,用心經(jīng)營,。
十幾年下來,,和冶德玉夫婦一樣,冶家村的鄉(xiāng)親們和這個小村子的命運同起伏,。依山傍水的冶家村讓天南海北的游客看得見山,、望得見水、記住了鄉(xiāng)愁。鄉(xiāng)親們感念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,用心經(jīng)營著生意,,用心維護著這片山水。
冶德玉說,,在冶家村,,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蒸雞,都做得很好,。蒸制與炒制,、清燉最大的區(qū)別,就是能最大程度保留雞肉的營養(yǎng)成分和本真味道,,一如與它搭配的面粉和土豆——醇香,、本真,承載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祝愿,。(記者:李 慧 張永東 余一筱 李智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