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“今天幸虧來得早,,不然又得排好久,。”
“今年馬鈴薯收成真好,一畝能產1500公斤。我每天都能交一車,,這已經是第三天來交售了,。”
連日來,,在寧夏福農薯業(yè)有限公司,,清洗池內馬鈴薯堆積成山,前來交售馬鈴薯的農戶邊等待卸貨,,邊交流自家馬鈴薯的收成,。
寧夏福農薯業(yè)有限公司位于西吉縣工業(yè)園區(qū),成立于2015年,,主要生產馬鈴薯淀粉,、飼料蛋白、發(fā)酵飼料,、還田汁水等產品,。“截至11月6日,我們已收購來自全縣和周邊縣市的馬鈴薯7萬噸,,單日收購量最高超過3000噸,,生產淀粉1.2萬噸,,主要銷往廣東等地。”公司負責人王志愿說,,今年秋季,,公司目標收購馬鈴薯12萬噸,生產馬鈴薯淀粉2萬噸,。
淀粉是加工紅軍粉的主要原料,。古海銀是紅軍粉第三代非遺傳承人,2016年,,他繼承父輩手藝,,創(chuàng)立西吉縣偉華三粉產業(yè)有限公司。加工車間里,,晾曬著一條條晶瑩剔透的粉絲,,工人嫻熟地將其制作成三粉。“我們每月要進購淀粉100噸左右,,大部分來源于本地,。今年已經生產三粉1000噸,,銷售了500噸,。”古海銀說。
這是西吉縣馬鈴薯加工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,。目前,,西吉縣共有3家萬噸以上產量的淀粉加工企業(yè)、40多家三粉加工企業(yè)和個體戶,,每年可以加工馬鈴薯精淀粉6萬噸,、三粉3萬噸。今年,,西吉縣新支持水發(fā)浩海食品有限公司開發(fā)薯條等精深加工,,延長馬鈴薯產業(yè)鏈條,提升產品附加值,。
馬鈴薯產業(yè)是西吉縣的靚麗名片,。打響“中國馬鈴薯之鄉(xiāng)”金字品牌,靠的是完整的現(xiàn)代馬鈴薯產業(yè)體系,。
好品質的源頭是好種子,。為了培育出優(yōu)質種薯,西吉縣建設千畝原原種,、萬畝原種,、10萬畝一級種、三級種薯繁育基地,。“種薯繁育基地年產原原種8000萬粒,、原種超過1.5萬噸,、一級種超過18萬噸,不僅可以滿足全縣用種需求,,還能輻射供應區(qū)內外市場,。”西吉縣農業(yè)農村局馬鈴薯產業(yè)服務中心主任蘇林富說。
好的品種和技術能為大豐收提供科技支撐,。今年,,西吉縣共種植馬鈴薯55萬畝,總產量110萬噸,,隴薯7號,、希森6號等優(yōu)質專用品種和薯玉間作、馬鈴薯機械化起壟覆膜覆土等綠色高質高效技術得到大力應用推廣,,馬鈴薯良種覆蓋率達到100%,,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%。
“為了做活流通市場,,我們構建了以將臺,、新營、田坪3個馬鈴薯專業(yè)批發(fā)市場為中心,,其余鄉(xiāng)鎮(zhèn)設置集散地的銷售格局,,建設貯藏窖9.7萬座,能貯藏馬鈴薯70萬噸,。”蘇林富介紹,,全縣從事馬鈴薯生產經營的合作社有40多家、銷售代辦點100多個,,年銷售鮮薯60萬噸以上,,主要銷往內蒙古、新疆等全國10多個省區(qū),。
飽滿紅潤的馬鈴薯,、價廉美味的酸辣粉、特色精美的“西吉紅軍粉”……馬鈴薯產品也多次火爆“出圈”,,在各地舉辦的多場“西吉好東西”品牌推介暨產品促銷會上,,都能看到這些產品集中亮相。進一步打通銷售渠道后,,西吉馬鈴薯不僅走向了長沙,、成都、南京等南方大市場,,還在銀川,、福州等地專營店售賣,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,。(見習記者 黎樂樂 記者 馬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