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末的一天,,我們按約來到西吉縣興隆鎮(zhèn)黃岔村村委會大院,。這里剛整修不久,四圍還散發(fā)著混凝土的味道,。村黨支部書記馬小利一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,,一邊邀我們進屋。屋內(nèi)并未生火,,就著一方小小的電暖器與我們攀談起來,。
記者:都零下好幾度了,咋還不生火,?
馬小利:早晨一上班我們就去檢查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了,,剛結束,還沒來得及生火,。
記者:已經(jīng)進入“冬閑”時間,,還在忙?
馬小利:對于村干部來說,,幾乎沒有閑的時候?,F(xiàn)在上面抓得很緊,每一階段都有重點工作,,根本沒有消閑時間,。最近醫(yī)保收繳催得很緊,,你們不來的話,我們正準備入戶作動員呢,。
記者:現(xiàn)在村上也實行“坐班”嗎,?
馬小利:每天早晨八九點簽到上崗,下午六點下班,。包括村組干部,、公益性崗位人員都得簽到,簽完后該忙啥就忙啥,。村干部周六周日不休息,,有時晚上還得值班。
記者:村組干部簽到好理解,,公益性崗位人員也簽到有必要嗎,?
馬小利:有必要呀,,政府給公益性崗位人員每月支付1200元工資,,他們得每天上崗。另外咱們選的公益性崗位人員都來自脫貧戶,、邊緣戶和監(jiān)測戶等困難家庭,,把他們放到這個崗位上其實是一種照顧,對他們家庭經(jīng)濟幫助很大,。
記者:作為一個農(nóng)民,,這樣的工作制度你能受得了嗎?
馬小利:剛開始接受不了,,后來一想,,既然老百姓把咱選上來當這個村干部,你就得為老百姓服務,。如果心里剛想著自己,、想著自己的家,那這個村干部就沒法當了,、也當不好,。
記者:成天守在村委會,家里的活誰干,?
馬小利:全靠老婆,、孩子。一當村干部就基本上“脫產(chǎn)”了,,家里啥活也干不了,。老婆雖然怨氣很大,但也沒辦法,,我只能說服引導她,,村干部就這樣。
記者:這么忙,你的工資咋樣,?
馬小利:我的基本工資是兩千多元,,總共不到四千元。
記者:這些收入跟你的付出成正比嗎,?
馬小利:如果只說收入真不劃算?,F(xiàn)在外出務工不管搞種植養(yǎng)殖還是干其他活,工資應該還可以,,年終還有獎勵,。我原來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家企業(yè)上班,每月基礎工資5000元,,后來也當過庫管,、貨車司機等,月工資一般都在七八千元到一萬元之間,。
記者:收入差別這么大,,工作又這么累人,你為什么不“下去”,,還要繼續(xù)當村黨支部書記呢,?
馬小利:對呀!這也是有些群眾的疑問,。實話說,,你既然走上這條路就很難回頭,不是說舍不得這份工作,,其實是心里總感到不平衡,,總認為自己還能干得比現(xiàn)在更好。好多村干部都有同感,,那就是“心不甘”,,這也許是一種榮譽感吧。
采訪中有人不斷敲門,,馬小利抱歉地說:“本來今早要組織大家入戶動員繳納醫(yī)保費的,,村組干部都等不及了。”說著,,就走出了門,。
片刻,院里的高音喇叭就傳出了聲音:“廣大村民請注意了,!截至目前咱們村還有一部分群眾沒有繳納醫(yī)保費,。這是關系大家身體健康的大事,花幾百元買一年平安呢,,不要等過了集中繳費期再補繳……”
記者跟隨村組干部一同入戶,,邊走邊聊,。
記者:在你眼里,把工作干到哪種程度才算滿意,?
馬小利:能達到我爺爺那個程度就好了,。我爺爺在村里當了40多年的村黨支部書記,幾乎沒有人反對,,他的工作方式方法我一直在學,,有一次我在朋友圈還發(fā)表過這種想法,但老一輩人的“人情世故”我們始終學不來,。
記者:除了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縣,、鄉(xiāng)兩級下派的一些任務外,你們會主動干一些什么嗎,?
馬小利:上面千條線,,下面一根針,凡是群眾的事都得管,。像咱們這會兒去的這家兩口子去年年底從新疆回來,,原有的房屋院子早已倒塌,加上身體殘疾,,日子實在沒法過,。村委會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議,幫助他們申請了低保,、新修了房子才安頓下來。還有一,、二組群眾沒地方打籃球,,村上還得想辦法解決,關系群眾的事多得很,。
記者:一天到晚忙忙碌碌,,勞力費神,老百姓不買賬咋辦,?
馬小利:“油費了燈一定會亮”,,至于亮到啥程度不好說,我認為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群眾滿意就行了,。像我們現(xiàn)在走的這條路,,去年建設時因設計無法滿足部分群眾意愿,個別群眾就來反復找我們,。
說話間,,我們先后走進三戶人家,提到醫(yī)保費,,其中兩家人笑臉相迎,,當即就繳納了,。
馬小利:有時候想,為啥咱們明明辦得是好事,,卻換不來好臉色,。去年修路的時候,幾個親戚跟我當場翻臉,。那段時間我想不通,,下決心不干了,將近一個月沒到村委會去,。
記者:咋又回來了,?
馬小利:主要是思想通了。我們面對的畢竟是老百姓,。老百姓把咱們選上來,,就說明咱們肯定有點優(yōu)勢,首先思想覺悟得高一點,,如果一丁點事都計較,,這個工作就干不了??紤]到這些,,我還是回來了。
記者:你有這樣的思想,,其他村組干部呢,?
馬小利:其他村組干部工作中也有怨氣,但經(jīng)過我每次開會時的思想疏導,,大家基本上都想通了,,能把怨言拋之腦后。
記者:你認為你們的工作出色嗎,?
馬小利:自己說的不算數(shù),,上級黨委的肯定才能證明。目前咱們村黨支部仍是三星級黨支部,,雖然比過去進步多了,,但我還是心不甘。星級高,,說明我們工作搞得好,。
記者:想過“退位讓賢”嗎?
馬小利:想過,。其實我給村組干部開會時也談過這個事,,如果誰有能力把班子帶好、為群眾服務好,、把全村產(chǎn)業(yè)搞上去,,我立馬辭職讓位,。關鍵是現(xiàn)在村子里缺人才,有能力的沒有服務意識又不愿干,,愿意干的又沒能力,,很矛盾。
記者:擔任村黨支部書記7年了,,你得到了什么,?
馬小利:最大的滿足就是得到了絕大多數(shù)群眾的信任和支持,那些孤殘家庭和困難家庭通過咱們的努力也獲得了政府幫扶,。當然也有遺憾,,那就是虧欠了老婆和孩子,自己家的經(jīng)濟條件很一般,。
記者:針對黃岔村的發(fā)展有沒有遠景規(guī)劃,?
馬小利:咱們這個村自然條件差,幾面環(huán)山,,中間又有幾條溝道,,耕地少坡度陡,發(fā)展種植養(yǎng)殖還可以,,但如果肉牛市場價格不穩(wěn)定就麻煩了,,所以還是務工創(chuàng)收比較穩(wěn)妥。另外,,能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把這幾條溝治理一下,,村子的基礎條件和面貌大不一樣,水土流失減少了,,溝道整齊了,,土地平整了,生產(chǎn)道路改善了,,綠化也好了,一切都會變樣的,。
馬小利滿含深情地望著遠方,。
記者感言:
一個曾經(jīng)帶領全家走南闖北的漢子,只因為群眾的信任,,便從此蝸居山溝,,成為村“兩委”的“駕轅馬”,這一拉就是7年,。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“心不甘”道出了他的懊惱,、倔強與強勢。人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,,人生也不能簡單地用輸贏定論,。年末歲首,,請善待這些“還能想著大家的人”,致敬那些有抱怨但從不停下腳步的人,,他們未必是典型,,但一定是社會主流和生活主角。(記者:張維強 劉 烝 何生園 雍麗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