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當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,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,而崇尚自然,、返璞歸真的愿望卻越來越強烈,。于是有人養(yǎng)花,、有人種草、有人玩根雕、有人玩山石盆景,。固原城里有六位結伴的石友喜歡在戶外撿石頭、淘石頭,、淘文化,,其中四人還寫出了四本淘石的著作。
郭玉鎮(zhèn)率先出版了《天工奇石·黃河石里的故事》,,首創(chuàng)了一百塊奇石衍生一百個故事的體例,。在郭玉鎮(zhèn)的帶動下,鄧萬科寫出了《我的至愛——奇石》,;王玉琳寫出了《詩語錦石》,;馬志強寫出了《石韻流芳》。
十幾年來,,郭玉鎮(zhèn),、鄧萬科、王玉琳,、馬志強,、何富貴、褚廣源六位石友,,奔波在大西北的山水之間,,踩踏過內(nèi)蒙古戈壁滾燙的沙礫;在寧夏黃河邊,、黑山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,;甘肅隴南兩河口、張掖河套谷地有過他們的足跡,;青海的湟水兩岸,、黃河峽谷、石料場灑過他們的汗水,。
石友們品茗賞石,,交流撿石、賞石的心得體會,。說到投合處,,擊節(jié)贊嘆;意見相左時,,也有爭論,。他們訂閱《中華奇石》《石友》等賞石雜志,瀏覽祖國各地奇石愛好者的藏品,,提高理論水平,。他們給撿來的石頭命名,自己命名不準時,就曬出來讓大家?guī)兔ψ聊?,直到取得滿意的名字,。
空閑時,他們買來電動木工工具,,尋找造型較好的樹根,,在河床尋找洪水沖下來的朽木,動手制作奇石座子,。天氣不好時,,他們就居家清洗、整飭,、配座,、命名。在他們眼里,,一石一景觀,。為了給心儀的奇石找出最佳審美角度,他們把石頭擺在案幾上,,反復把玩,,反復端詳,這個過程實際是在與石頭對話,。確定了放置角度后,,就開始給木頭座子上挖坑栽石。
年復一年中,,他們各自積累了數(shù)量可觀的黃河玉,、黃河雞血石、瑪瑙石,、金絲玉,、戈壁石、沙漠漆等,。按照奇石的質(zhì),、形,、色,、紋、韻,、奇,、怪分門別類擺放在博古架上,標注上目錄,,種類涉及天文地理,、人文歷史、文學典故等。他們從淘石中淘出了石頭的文化內(nèi)涵,,把石頭整理出系列,,如福壽喜、梅蘭竹菊,、十二生肖,、百仕女等,千姿百態(tài),。
奇石是大自然的奇觀,,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天然藝術品,它記載了自然界的滄桑變遷,,記錄了地質(zhì)史的波瀾沉浮,。
發(fā)現(xiàn)奇石需要慧眼,憑借的是文化,,感悟的是歷史,。解讀奇石需要知識,玩石頭就是賞文化,,缺少了文化支撐,,賞石、鑒石就無從談起,。撿石淘石需要具備一定的美學,、歷史學、文學等綜合文化知識,。一個人的文化層次越高,,他的見解就越廣博深刻,眼光就越敏銳,,選擇就越精當,。
他們撿石起點高。當黃河流域的撿石者還熱衷于尋找牛,、馬,、狗、羊,、貓等單純明顯的畫面石時,,固原石友群已經(jīng)向石頭的文化深層挖掘。他們的撿石目光與眼界已經(jīng)在搜索,、鎖定有文史畫面等內(nèi)容的石頭了,。他們的撿石、賞石,、藏石亮相于銀川,、吳忠奇石展覽時,,引起轟動,令一眾奇石愛好者刮目相看,。
他們撿石頭重視石頭畫面的文化符號,,所撿的畫面石上,有唐詩宋詞漢賦,、元曲戲劇,、明清小說等內(nèi)容的畫面。后期在石頭照片旁附上原詩原詞,,原賦原曲,,用詩詞給石頭作詮釋、注解,。
郭玉鎮(zhèn)在他創(chuàng)作的《奇石賦》里談奇石的形成:“奇石成于江河巧飾之能,,風沙雕飾之功;納六合精美,,汲山水靈秀,,聚四時瑞氣,沐日月光華,;天地可見之物無所不有,;千古流傳之事無所不用。萬千種類紛至沓來,,包羅萬象,,奇妙無比,令人目不暇接,。”描寫了黃河石的構圖奔放,,粗獷雄渾,洋溢著九曲黃河奔騰的力度和野性,,從而顯示了黃河文化的廣博內(nèi)涵,。《奇石賦》寫成之初,,就被甘肅省蘭州市賞石雜志《石友》第三期全文刊載,。2012年,《奇石賦》榮獲“首屆中國賞石藝術雙年展”優(yōu)秀論文獎,。
馬志強是六石友中最早從事?lián)焓幕e累的人,,他撿石非常勤快,僅2008年就赴外地撿石15次,,累計47天,,十幾年來共撿回上千塊奇石,。每撿回一塊珍品奇石,,他都要撰寫一篇心得體會,。多年的積淀匯集成賞石札記38篇,連同奇石在他的“博客”中曬出來,,在廣大石友中產(chǎn)生了廣泛影響,。他通過“博客”結交了各地不少石友,長期切磋交流,,使他的賞石理論更上一層樓,。2015年10月,馬志強在青海貴德縣河西鎮(zhèn)賀爾加河撿到了浮雕型雪浪石“毛澤東側面像”,,重約75公斤,。這塊珍品石圓了他尋找毛澤東石的夢,馬志強把它視為石中極品,。
鄧萬科除了在大西北撿石,,還到四川省的幾條江河流域撿石,先后共撿石約2000塊,,其中畫面石“獨釣寒江”,、文字石“石中石”等在2019年寧夏吳忠首屆精品石展上獲獎;文字石“八一”,、畫面石“烘云托月”等奇石圖片被《中華奇石》,、中華奇石網(wǎng)等采用。
王玉琳撿珍品石1000多塊,,其中“伏羲和女媧”“三‘山’鎮(zhèn)邪妖”“米芾拜石”在《中華奇石》《石友》等國內(nèi)知名賞石刊物發(fā)表,。“伏羲和女媧”“山水”分別獲得銀川市第十五屆、十六屆賞石旅游節(jié)精品展二等獎,、三等獎,;“馬踏飛燕”“啟程”獲得吳忠市首屆黃河文化奇石博覽會銅獎。(作者:何富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