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護,,是最深情的告慰
任山河,彭陽縣古城鎮(zhèn)的一個普通小村莊,。1949年7月,,一支從東南方向來的解放軍隊伍,像春風一樣蕩滌著固原這片土地上黎明前的黑暗,,經(jīng)過兩天的浴血奮戰(zhàn),,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,打開了解放寧夏的南大門,,364名解放軍指戰(zhàn)員壯烈犧牲,,長眠于任山河……1955年4月1日,原固原縣委將散埋在任山河戰(zhàn)場周圍的烈士遺骸遷移集中埋葬,,并立碑建園,。70年來,任山河烈士陵園中,,除了靜靜佇立的石碑和四季常青的松柏,,還有一位位默默無聞的守陵人,他們?nèi)諒鸵蝗?、年復一年地守護,、陪伴著英魂,并以各種方式試圖為長眠于異鄉(xiāng)的烈士找到親人,,讓這份跨越時空的思念與敬意,,在歲月的長河中得以延續(xù)傳承。
在4000多平方米的陵園中,楊秉選走走停停,,一會兒擦拭墓碑,,一會兒撿拾落葉、清理雜草……今年是他在陵園工作的第27個年頭,。
清明將至,,陵園將迎來大批前來祭掃的社會各界人士,楊秉選和同事們早早開始做準備工作,。說是準備工作,,其實也是他們的日常——盡心盡力維護維修設施設備,讓陵園每個角落潔凈如新,。
50歲的楊秉選,,是任山河烈士陵園管理所第三任所長。他從小聽著烈士們的英雄故事長大,,1998年從部隊退伍后到陵園工作,。從軍的經(jīng)歷讓楊秉選對烈士陵園懷有特殊的感情,在他看來,,自己守護的是一份承諾,、一份責任,,更是一份精神的傳承。當年,,彭陽縣對烈士陵園改擴建,,將烈士骨骸遷移埋葬于現(xiàn)墓地。楊秉選下到一個個墓穴,,親手把烈士們的遺骸遷來,,“就是為了讓烈士安息,也讓烈屬安心,。”在他看來,,安息在這里的烈士,就像自己的戰(zhàn)友,、親人,。
“當時參軍的戰(zhàn)士們大多數(shù)只是十七八歲的年紀,,他們頂著槍林彈雨,,用刺刀挖腳坑,抓著草根往上沖,,與敵人英勇戰(zhàn)斗,,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好生活,直到現(xiàn)在還有152名戰(zhàn)士連名字都沒有留下,,他們永遠都回不了家……”每每講到動情處,,楊秉選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。心痛的同時,,幫助烈士尋親——成為楊秉選和同事們的重心工作之一,。
張俊文,曾在陵園工作過18年,,為蔣保印,、徐連昌、平茂清等多名烈士找到了親人,。
青山肅立,,綠水長歌,!
陵園墓前,守陵人多年前栽種的青松偉岸挺拔,、風骨遒勁,,他們把自己也挺立成了一棵松柏的姿態(tài),堅韌不拔,、扎根無聲,!
(記者:李 慧 封 聰 李飛龍)
相關新聞
-
魚水情深鑄豐碑 雙擁共建譜新篇 ——我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
[2025-04-26] -
我市開展知識產(chǎn)權宣傳周活動
[2025-04-25] -
全區(qū)職業(yè)院校技能大賽固原賽點開賽
[2025-04-25] -
走出抑郁的“國學配方”——探尋“尋找安詳小課堂”的時代價值系列報道之一
[2025-04-25] -
文明沁人心 合力繪新景——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為“兩個市”建設注入澎湃動力
[2025-04-25] -
從一株苗到45億元產(chǎn)業(yè)鏈 ——科技育苗激活冷涼蔬菜產(chǎn)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
[2025-04-24] -
原州區(qū)構建三級勞務平臺打造特色品牌
[2025-04-24] -
我市精心幫扶穩(wěn)步提升特殊困難群眾生活品質
[2025-04-23] -
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搭建校企對接平臺促進專利轉化 7項專利現(xiàn)場路演 1項現(xiàn)場簽約
[2025-04-23] -
128幅原州版畫在閩展出
[2025-04-23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