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30日,,陜西省西安市唐都醫(yī)院上演了一場十萬分之一概率的美好“相遇”,。在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,,固原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買玉斌靜靜地躺在病床上,手中攥著握力球一松一緊。隨著儀器緩緩轉(zhuǎn)動,,造血干細胞被成功分離,。他也成為固原第13例,、全區(qū)第10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,。他的“生命種子”,將為一名素未謀面的中年男子傳遞“新生”希望,。
買玉斌出生于1977年,,是固原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站的一名職工。2017年5月6日,,在一次無償獻血時,,買玉斌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(guān)知識,申請加入了中華骨髓庫,。他的想法很簡單,能多幫助一個人就多幫助一個人,。
造血干細胞被譽為“生命種子”,,非直系親屬配型成功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,甚至百萬分之一,而這微乎其微的概率卻被買玉斌“撞”見了兩次,。2021年,,他第一次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,移植計劃確定后,,卻因患者病情加重而導致捐獻終止,。
“3年前那次捐獻失敗,讓我心里總有遺憾,,這次終于能夠盡己所能,,挽救他人的生命。”買玉斌說,。3月17日,,買玉斌又與另一名患者的HLA(人類白細胞抗原)匹配成功。“接到電話時,,我特別激動,。我知道配型成功是一件非常難、幾率非常小的事情,。”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詢問買玉斌是否愿意捐獻時,,他沒有任何猶豫,堅定地回答:“我愿意,!”
確立捐獻日期后,,買玉斌開始調(diào)整生活和飲食習慣,堅持適度鍛煉,,努力保持身體健康,,盡心盡力為捐獻做準備。
3月25日,,帶著家人的支持和祝福,,在固原市、原州區(qū)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下,,買玉斌奔赴了這場“生命之約”,。到達西安后,他每天注射骨髓干細胞動員劑,,充分促進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中,。
3月30日9時,在唐都醫(yī)院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,,注射完最后一針骨髓干細胞動員劑的買玉斌平躺在病床上,,醫(yī)生將采血針分別扎進他的右臂和右腳,暗紅的血液緩緩流入血細胞分離機,,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,造血干細胞轉(zhuǎn)移至儲血袋,。4個半小時以后,買玉斌的全身血液在血細胞分離機循環(huán)了4次,,32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被成功采集,。此時,跟隨造血干細胞懸液一起獻出的,,還有買玉斌陽光般燦爛的笑容,。13時50分,經(jīng)過簡單交接,,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迅速趕往機場,,把“生命種子”送往受捐者所在的醫(yī)院,確保24小時內(nèi)將造血干細胞注入受捐者體內(nèi),。
“剛開始以為捐獻就是抽骨髓,,后來才知道是從血液中提取造血干細胞。在注射骨髓干細胞動員劑的時候,,最大的反應就是腰困,,后期采集造血干細胞的過程就像獻血一樣,并不可怕,。我希望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越來越多,,讓身處絕境的患者有更多機會看到希望的曙光。”買玉斌說,。目前,,買玉斌已完成捐獻回到固原。
現(xiàn)在,,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隊伍中,。截至目前,我市招募共5100人份的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,,已成功捐獻12例,。(記者:何恩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