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告這么說
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,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,,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我們這么做
看著田地里來回穿梭的推土機,,西吉縣硝河鄉(xiāng)蘇溝村村民王存福心里樂開了花,。2月18日,西吉縣2023年一季度首批32個項目集中開工,,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包括王存福的30畝地,。
“今年就能種上‘二合一’的寬大平梯田了。”對于高標準農田,,王存福滿懷期待,。蘇溝村的土地大多是山旱地,七八米寬,,大型機械進不去,,下雨四處流,種糧產量低,,王存福期盼著改變,。2021年,蘇溝村的鄰村關莊村修建5000畝高標準農田,,二三十米寬的梯田層層環(huán)繞,,播種機、覆膜機,、旋耕機,、收割機,各種大型機械根據(jù)季節(jié)輪流作業(yè),,令王存福羨慕不已,。
“修建成高標準農田,雨水全部蓄積在地里,,耕種收機械替代人力,,種植的青貯玉米,畝均增產1噸多,,帶動全村肉牛飼養(yǎng)量增加1000多頭,。”關莊村黨支部書記蘇祥羽的一番話傳到了蘇溝村村民耳朵里,大家著急得找到鄉(xiāng)上,。
“今年就給你們村修,。”硝河鄉(xiāng)黨委書記王志杰爭取到1.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,將其中7000畝放在蘇溝村,。“大家都知道,好地產糧多,、收入好,。”王存福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,。
“土地是農民生存之根,發(fā)展之本,,要增產增收就得做好土地這篇文章,。”西吉縣委主要領導介紹,全縣耕地面積209.86萬畝,,占全區(qū)總面積的11.7%,,雖然耕地資源相對富足,但依然面臨著耕地質量偏低,、地力差異明顯等問題,。
西吉縣想群眾之所想、急群眾之所急,,在建設良田上下功夫,。2019年以來,西吉縣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,、高效節(jié)水灌溉,、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資金10億元,建設高標準農田,、高效節(jié)水灌溉面積89.2萬畝,。
“原來8個人腌制30畝地秸稈需要40多天,現(xiàn)在用機械收割,、粉碎,,腌制50畝玉米秸稈只需三四天,尤其改種優(yōu)質高效玉米,,一年產飼草料200多噸,。”關莊村村民蘇虎說。關莊村依托5000畝高標準農田,,發(fā)展種植和養(yǎng)殖產業(yè),,全村肉牛飼養(yǎng)量達到4000頭。“按照年出欄2000頭,、每頭牛收益3000元計算,,僅肉牛產業(yè)一項可為村民帶來600萬元收入。”蘇祥羽細算賬,。
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,,讓西吉縣更加堅定“要增產抓農田”的思路。
今年,,西吉縣持續(xù)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,計劃投資3.6億元,建設高標準農田25萬畝,,涉及硝河鄉(xiāng)蘇溝村等1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43個行政村,。“項目實施后,,梯田化率、田間道路通達度,、農業(yè)綜合機械化水平均達到90%以上,,項目區(qū)糧食畝增產10%以上,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00元以上,。”西吉縣農業(yè)農村局負責人戴華盛說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