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的年味
《過大年》人物畫①
《過大年》人物畫②
《過大年》人物畫③
《過大年》人物畫④
在紀錄片《舌尖上的新年》里有這樣一段話:“年味越來越淡,,只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年夜飯失去了吸引力……母親每到過年就抱怨:吃什么呢,?你們想吃什么呢,?兒女都說隨便,您隨便做,。只好年年依舊,。”
如果要問什么時候年味最濃,得到的多數(shù)回答一定是“小時候”,。
小時候的年味,,是那熱鬧擁擠的長街上,響徹街頭巷尾的喜慶歡快的歌聲,。
小時候的年味,,是那琳瑯滿目的年貨攤位前,小孩牽著大人的手,,踮起腳尖四處張望的眼神,。
小時候的年味,是那熱氣騰騰的灶臺前,,奶奶外婆手搖木勺熬制的香甜年糖,。
小時候的年味,是那不時擺弄新衣新鞋卻又小心翼翼試穿又脫下的激動心情,。
小時候的年味,,是那爺孫倆扛著梯子提著糯米糨糊貼對聯(lián)掛燈籠的溫馨畫面。
小時候的年味,,是那小伙伴們歡聚在一起說著趣事吃著糖果的熱鬧場面,。
小時候的年味,是那從早到晚響徹云霄,,震耳欲聾的花炮聲,。
……
似乎,那時的年味才是具象的,。
如今,,只有當馬路上掛起了紅燈籠,商場換上了更應(yīng)景的裝飾,,我們才恍然知曉,,“哦,,快過年了呀!”
可能是見識過小時候更加濃郁的年味,,所以總覺得現(xiàn)在的年差了點什么,。
但究竟差了什么,誰也說不準,。
在隆德縣,,就有這樣一位耄耋老人,,有著20多年縣志編撰經(jīng)驗的他,,為了留住“年味”,在退休閑暇之際,,以畫筆描繪年少時“過大年”的熱鬧景象,。
《過大年》人物畫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北鄉(xiāng)土民情為背景,分忙臘月,、鬧正月兩卷,,每卷長10米,描繪了數(shù)百位人物形象,。從臘月初八到二月初二,,近兩個月的“年味”,用盡了蘇維童近十年時間,。畫卷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、親切生動的過年場景和朗朗上口的儀程詞,留住的是蘇維童對過往歲月的記憶,,更是對“過大年”的美好回憶,。(記者:蘆淑穎 安磊 蔡雪莉)
個人簡介
蘇維童 字少卿,隆德縣人,。曾編撰《隆德縣志》,、任副主編。現(xiàn)為寧夏美協(xié)會員,,寧夏書協(xié)會員,,是“自治區(qū)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(隆德社火臉譜)代表性傳承人”。蘇維童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,,擅長書法繪畫,,其作品入編《當代書畫家墨跡選》《96韓中書法名家交流精品選》《世界華人書畫篆刻家大辭典》《國際現(xiàn)代書畫名家教授大辭典》《中國國際文學藝術(shù)博覽》等15部典籍。平日里,,蘇維童還致力于對民俗文化的挖掘,、繼承和創(chuàng)作,代表作有《傳統(tǒng)二十四孝圖解》《繪圖朱子家訓》《戲劇臉譜三百圖》等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