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《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》,,超過10萬老人日均在線超10小時,。60歲及以上老年用戶日均上網時長超1小時,,平均一天登錄5次APP,,高于其他年齡段用戶,?!躲y發(fā)人群洞察報告》則顯示,短視頻已成為老年網民最主要的娛樂方式,,在以抖音為代表的主流短視頻平臺上,,老年人每月人均在線時長可達1500分鐘。
在學會使用移動互聯網,,跨越“數字鴻溝”之后,,不少老年人陷入了“數字沉迷”,困擾著許多家庭,。
遛彎懶得去,,躺下刷手機
洞悉人性的算法設計、小恩小惠的紅包獎勵,、畫大餅式的助力返現……在這些難以抵擋的誘惑面前,,“網癮老人”的隊伍也日益龐大。
李叢斌的父親退休前是國企的老干部,,現在是某短視頻平臺的資深用戶,。“平臺投其所好,,推薦的視頻仿佛刷不到頭,,每天在沙發(fā)上一坐就是一下午?!崩顓脖笥X得,,父親這是上癮了,“交際舞也不愛跳了,,遛彎也懶得去了,,有一次一個姿勢坐得太久,起身時摔倒了,,全家嚇壞了,,強令他多躺著,結果他躺下就接著刷手機,?!?/span>
成箱的廉價衛(wèi)生紙、大量十幾元的褲子……回家過節(jié)的劉丹寧發(fā)現,,房間里堆滿了母親從網上搶購的戰(zhàn)利品,。“我加班到半夜,,我媽網購到半夜,,有時凌晨兩點還在給我發(fā)團購信息,家族群里全是她的砍價鏈接,?!弊寗⒌幚Щ蟮氖?,母親一輩子節(jié)儉,怎么開始上網后就變了個人,,屯了一堆用不上,、吃不完的東西。
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(fā)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唐丹分析稱,,老年人退休后,,閑暇時間突然增多,社會身份從決策者變?yōu)閺膶僬邘淼穆洳?,子女無法承歡膝下的空虛感,,使他們轉向線上尋求慰藉。相較于成長于網絡時代的年輕人,,他們對互聯網更加好奇,,也更易淪陷其中。
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謝天認為,,應辯證看待“網癮老人”的出現,。一方面,有保障的晚年生活創(chuàng)造了消費需求,。在技術進步,、物質充盈、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的情況下,,更多的老年人有時間精力上網沖浪,。另一方面,相當一部分50后,、60后年輕時忙于養(yǎng)家糊口,興趣愛好沒有得到發(fā)展,,晚年娛樂方式單調,,上網便成了消磨時間的最好選擇。
喝了大半年,,喝出腎結石
談起家里的“網癮老人”,,劉丹寧心情復雜,“我既希望他們在網上看看逸聞趣事,,學學做菜唱歌,,退休生活沒那么無聊。又怕上網時間過長不利健康,,而且信息魚龍混雜,,容易被騙不說,還傷心傷神,?!辈粩嚅W爍的光影會持續(xù)刺激眼睛,,進而導致視力下降、干眼病,、青光眼等眼部疾病,。此外,久坐會誘發(fā)或加重頸椎病,、肩周炎,,熬夜會對心腦血管造成負擔。
不少年輕人發(fā)現,,有的老人在網上易于聽信并傳播假信息,,各種“震驚體”文章充斥著家庭群。李叢斌總結,,父親的朋友圈最愛轉發(fā)三類文章:養(yǎng)生偽科學,、情感道德類心靈雞湯、以專家為噱頭的標題黨,。
高中老師張皓文十分擔心又無計可施,,“我媽看養(yǎng)生文,拿著大可樂瓶喝堿性水,,還逼我們喝,,結果喝了大半年,查出雙腎結石,?!?/span>
此外,老年人防范意識較差,,常被網絡詐騙團伙盯上,。據相關媒體報道,從謊稱公司準備上市出售“原始股”,,到需要不斷拉人入伙的理財課,,再到參與國家項目分紅騙局,詐騙手法不斷翻新,,老人們本想賺點小錢,,卻讓大半生的積蓄打了水漂。騰訊110平臺發(fā)布的《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》顯示,,2019年上半年,,該平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騙舉報超過兩萬次,其中97%的受騙者曾遭資金損失,。
“相較于主動創(chuàng)作發(fā)布內容,,老年人上網多是瀏覽信息,屬于消極的網絡使用?!碧频け硎?,由于數字媒體素養(yǎng)相對欠缺、老年人在對被動接收的信息甄別時,,容易出現偏差,。謝天覺得,老年人被騙時可能并非毫不知情,?!熬W絡交往中的互動帶給他們歸屬感,填補了情感空缺,,有的‘心甘情愿’走進圈套,。”
功夫在網外,,老要有所樂
第48次《中國互聯網絡發(fā)展狀況統計報告》顯示,,截至2021年6月,我國60歲以上老年網民占網民總數的12.2%,,且增速遠高于整體,,成為互聯網時代不可忽視的用戶群體。
老年人加速擁抱數字生活,,如何引導他們理性適度上網,,構建更加適老護老的網絡環(huán)境?唐丹指出,,各經營主體在適老化改造過程中,,除了著眼于界面簡單、操作方便,,還要注重網絡信息呈現的質量,,對可疑廣告、不良信息盡到提醒義務,。平臺企業(yè)應當負起責任,,致力于打造適合老年人展示自我、實現價值的舞臺,,不能為了攫取注意力,而在網頁設計中加入成癮性元素,。
走出“網癮”后去哪里呢,?張皓文覺得,城市里望眼皆高樓,,老年人休閑去處十分有限,。對此,謝天認為,要實現從“老有所養(yǎng)”到“老有所樂”的轉變,,需提供更加豐富,、有意義的生活選擇,“建設城市客廳,、公園等開放空間,,劇院、音樂廳等文化設施對老年群體優(yōu)惠,。此外,,以社區(qū)為單位組織的老年學校、志愿團隊,,也很受老年人歡迎,,當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滿足,互聯網的誘惑就會下降,?!?/span>
對于很多空巢老人而言,網癮背后是無助和孤獨,。唐丹覺得,,子女要想幫助父母戒掉網癮,試著理解是第一步,,“我們對老年人有太多刻板預設,,認為老年生活就應該是打牌喝茶。其實年輕人熱愛的生活方式,,老年人同樣可以選擇,。子女幫助父母提高網絡防范意識,跟他們分享優(yōu)質內容,,鼓勵他們利用網絡記錄生活,。”
“網絡行為的根源可能是恐懼,?!敝x天說,“老人頻繁轉發(fā)養(yǎng)生文章,,是因為意識到死亡漸近,;會掉入投資理財的陷阱,是想讓疾病來臨時更有保障,。這時家人不應是掐掉寬帶,、限制上網,而是和他們坦誠談談死亡,,一起了解金融知識,,直面問題,,從源頭解決困惑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