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6日,,銀川市決定授予2名同志“見義勇為模范”稱號,。
8月2日下午,苗鑒等5名武警戰(zhàn)士跑步中路過銀川市金鳳區(qū)魏家橋村,遇到一名污水管道維修工人不慎跌入污水井,。下井救援時,苗鑒失去平衡,,跌入污水,,他用最后一絲力氣,將工人托舉出水面,,自己卻沉入污水,,不幸壯烈犧牲,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4歲,。
在面臨生死抉擇時,,戰(zhàn)士苗鑒選擇了一條普通人望而卻步的路,為迷霧重重的深谷投下一束光。
是什么,,讓苗鑒完成40秒托舉挽救生命的壯舉,?連日來,記者走訪了苗鑒的老家,、學校,、部隊,還原了他從一個孩子到英雄的成長歷程,。
苗鑒在部隊訓練射擊,。(家人提供)
兒時:正能量的種子埋在心間
“父母一直不愿意相信哥哥已經(jīng)離開,這個9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,,處處都有他生活的影子,。他們更愿意這是自己做的一場夢,夢醒后兒子笑著走到他們面前,,生龍活虎地喊一聲‘爸,,媽’!”8月29日,,在位于固原市原州區(qū)東海宋家巷G區(qū)的家里,,苗鑒的弟弟苗麒告訴記者。
苗鑒犧牲一個多月了,,父母還沒有從悲傷的情緒中解脫出來,。他們吃不下去飯、睡不踏實覺,,陪在身邊的舅舅沒有辦法,,只能帶著他們每天去爬山,早上七八點出門,、下午三四點回來,,一身疲憊才能睡得著、吃得下,。
2000年4月,,隨著聲聲啼哭,一名新生兒誕生于原州區(qū)黃鐸堡鎮(zhèn)黃鐸堡村,。父親苗克龍許以大志,,以“鑒”為名,語出“以銅為鑒,,可正衣冠,;以古為鑒,可知興替,;以人為鑒,,可明得失”,。一年后,家里又添了第二個兒子,,苗克龍希望小兒子有麒麟之志,,取名苗麒。
兄弟倆同一年上小學時,,一家人搬到了原州區(qū)宋家巷,。
苗鑒小時候。(家人提供)
“哥哥雖然比我只大了一歲,,但卻是我的‘保護神’,。”小時候的苗麒身體羸弱,性格內(nèi)向,,而哥哥身高體健,,活潑好動。彼時,,宋家巷由于基礎(chǔ)設施不完善,,巷內(nèi)污水橫流、垃圾成堆,,被戲稱為固原的“龍須溝”,,治安狀況堪憂。內(nèi)向的苗麒有時候會受欺負,,每每這個時候,,哥哥都會挺身而出,為弟弟出頭,。
固原市原州區(qū)宋家巷是苗鑒長大的地方,。(祁國昌 攝)
“父親從小就告訴我們,男人要做大事,,就要有男子漢氣概,,盡到對國家、社會,、家庭的責任。”苗麒說,。苗克龍是一名基層調(diào)解員,,工作經(jīng)常調(diào)動,幾頭奔忙,,但絲毫沒有放松對兄弟倆的教育,,把正能量的種子埋進他們的心里。母親李榮負責兩個孩子的起居生活,,言行舉止中詮釋著善良本分的品性,。
父母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兩個孩子,,在苗麒回憶的兩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來。
小學三年級的一天,,放學后的兄弟倆結(jié)伴回家,,在路邊撿到一個皮包,包內(nèi)裝著幾張銀行卡和一沓百元鈔票,。“丟東西的人肯定很著急,,我們回去交給老師吧。”等了不少時間,,沒有等到失主,,面對不知所措的弟弟,苗鑒斬釘截鐵地說,。
第二天學校升國旗結(jié)束后,,兄弟倆拾金不昧的事跡被當眾表揚。
苗麒口中的另一件事,,發(fā)生在他們上五六年級的時候,。當時,“彭宇案”引發(fā)的扶不扶社會現(xiàn)象引發(fā)全民大討論,,父母親曾跟他們討論過這個話題,,最后告訴他們,“我決定不了你們怎么做,,如果真的碰到了,,你們自己做選擇。”
那一天,,他們上學途經(jīng)一個路口,,走在前面的一位老奶奶突然摔倒了,苗麒還在猶豫中,,苗鑒已經(jīng)幾步小跑上前,,扶著老奶奶起身,安全攙過路口,。
回想起哥哥堅定的背影,,苗麒紅了眼睛,“正因為我們從小一起長大,,我是最理解哥哥的,。我相信遇到工人掉井的事情,即便是再給他一萬次選擇的機會,,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跳下去,。”
高中時候的苗鑒在廣場上喂鴿子。(家人提供)
中學時期:善良堅毅能擔當
從小到大,,苗鑒都是個熱心腸,,人緣很好,,喜歡幫助身邊的朋友、替同學鳴不平,。為此,,當苗鑒高中班主任蘇永虹接手這個班時,有位男同事就悄悄對她說:“你要留意苗鑒這個學生,。”
蘇老師第一次當高中班主任,,難免有些擔心。但真的接觸下來,,發(fā)現(xiàn)完全不是這么回事,。
苗鑒高中就讀于寧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。(祁國昌 攝)
體育一直是寧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的特色,、特長教育內(nèi)容,,班里好多體育特長生都留著長發(fā),蘇永虹決定給他們剪掉頭發(fā),。
“苗鑒,!”這是蘇永虹喊出來的第二個名字,當時的苗鑒已身高長到了一米八,,幾乎高出老師兩頭,。他沒有拒絕,乖乖坐到座椅上,,被老師剪成平頭,。苗鑒的帶頭作用很明顯,其余同學都剪成了干凈利落的短發(fā),。
苗鑒的團隊意識很強,,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中,他的名字次次都出現(xiàn)在接力,、籃球等集體項目的名單里,,一次次為班級爭得榮譽。
2018年6月2日,,是當年那屆高中畢業(yè)生留校的最后一天,,住校生需要在中午前離開學校。蘇永虹按例去檢查男生宿舍,,空蕩蕩的屋里只剩下苗鑒一個人在忙碌,。
“苗鑒,怎么還沒走,?”“老師,我把宿舍收拾干凈了再走,,您放心吧,。”
蘇永虹回到家,,接到了苗鑒打來的電話,告訴她,,自己已經(jīng)把宿舍清理完畢,,自己也安全回到家,讓她別擔心,。蘇永虹沒有想到,,這竟然是她和苗鑒的最后一次對話。
苗鑒的高中班主任蘇永虹回憶起往事,,不禁潸然淚下,。(祁國昌 攝)
2024年8月3日,沉寂了6年的班級群突然跳出一條信息鏈接,,有位學生拋出一個問題:“這是不是咱們班的苗鑒,?”打開鏈接的蘇永虹看到信息里的照片,腦子“轟”的一下炸開了,,這怎么可能,?回憶起當時的那一瞬間,蘇永虹悲痛得難以自抑,,淚水奪眶而出:“我一直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看待,,誰能想到會發(fā)生這樣的事?”
苗鑒的墓碑前擺滿鮮花,。(祁國昌 攝)
青山綿延,,松濤陣陣。固原市長城梁革命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,,苗鑒的骨灰就安葬在紀念碑旁邊,。
墓碑的前面,擺滿了鮮花,、香燭,,寄托了對烈士的無盡思念和深深哀悼。8月23日,,這里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葬儀式,,社會各界超萬人前來送別。儀式結(jié)束后,,仍有人絡繹不絕而來,,沉痛悼念。
敬獻在苗鑒墓前的鮮花中,,夾帶著各種深情悼念的寄語,。(祁國昌 攝)
記者8月29日趕到時,恰逢海曉艷夫妻在墓前悼念,,他們是苗鑒參軍后認識的朋友,。“走了,,別忘了,你還欠我們一頓飯呢,!”小夫妻倆徒手擦拭了碑上的灰塵,,三鞠躬后,海曉艷顫抖著說出一句話,,轉(zhuǎn)身離去,。去年盛夏,他們在銀川一起吃飯,,其樂融融,,臨行時苗鑒答應下次他請客,誰知再見面時已天人永隔……
從軍入伍:忠誠自律的特戰(zhàn)兵
苗鑒的舅舅是部隊上的軍醫(yī),,經(jīng)常給他講部隊上的事情,。耳濡目染之下,苗鑒從小有了一個從軍夢,。
17歲那年,,還在讀高三的苗鑒瞞著家人和老師,自己偷偷報名參軍,,但因為未滿18周歲,,條件不夠沒有通過。
2019年,,苗鑒考上寧夏體育職業(yè)學院,。那一年的假期,苗鑒回家的時候,,隨身帶了一把長1米多的玩具狙擊步槍,,大人們都笑他都大學生了還跟個小孩子似的,只有弟弟苗麒懂得哥哥的心思:“哪里是一件玩具,,那是他參軍報國,、當狙擊手的夢想。”
參軍報國是苗鑒從小的夢想,,這支玩具狙擊步槍是苗鑒上大一時買的,,一直擺放在臥室的書柜上面。(祁國昌 攝)
2020年9月,,苗鑒多年夙愿終于達成,,他加入武警寧夏總隊某部,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(zhàn)士,。
苗鑒所在中隊側(cè)墻上的評比欄里,,下士苗鑒的姓名后張貼的5顆紅色“小星星”,標明了他2024年走過的軌跡。
苗鑒(左二)武裝訓練,。(武警寧夏總隊提供)
“他永遠是我心中最亮的星,!”戰(zhàn)友們這樣評價,。在部隊里,,苗鑒的自律是出了名的。今年6月的一天,,剛剛結(jié)束休假的苗鑒就迫不及待地走進訓練場,,杠鈴深蹲每組12個、每次3組……看著揮汗如雨的苗鑒,,同年兵李珂問:“剛休假回來,,有必要把自己練這么累嗎?”苗鑒擦擦額頭的汗珠笑著說:“我先把自己練好,,下次5公里武裝越野,,拉你一起跑!”
苗鑒(中)和戰(zhàn)友們在一起,。
有一次,,跑完10公里訓練課目,又組織18米抓繩上課目,,需要有人先爬上7樓掛大繩,。當值班員問誰愿意時,苗鑒第一個站了出來,,麻利地抓起大繩就往7樓跑,。
下士楊光剛來中隊時,體能素質(zhì)弱,,又有恐高癥,,大繩爬到一半就死活不肯上去,旁邊的苗鑒大聲鼓勵:“閉上眼睛往上爬,,還有幾米就到終點,!”那是楊光第一次抓繩上成功登頂,回憶起苗鑒對他的幫助,,楊光淚濕雙眼,,“每次的抓繩上訓練之前,他都陪我走上7樓,,用背帶掛在身后保護,,鼓勵我向下看,幫我克服恐高,。”
戰(zhàn)友們沉痛悼念苗鑒,。(武警寧夏總隊提供)
入伍期間,苗鑒被表彰為“四有優(yōu)秀個人”一次,獲嘉獎一次,。他一直有一個心愿,,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先后兩次遞交入黨申請書,。今年2月,,在向中隊黨支部提交的入黨申請書上,寫著這樣一句話:“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一生,,實現(xiàn)最大的人生價值……”
苗鑒烈士遺物,。(武警寧夏總隊提供)
“井下救援的過程雖短,但驚心動魄,。我們沒有時間去思考太多,,只是出于一名軍人的責任與擔當,在人民群眾生命出現(xiàn)危險時,,就應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,。因為我們始終牢記,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,,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,!”苗鑒在井下想些什么,隨著他的離去已無從得知,,和他一起下井救援的戰(zhàn)友周焰的回答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,。
苗鑒(右)和戰(zhàn)友在訓練中。(武警寧夏總隊提供)
苗鑒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個選擇面前,,把生的希望留給被困工人和身邊戰(zhàn)友,,用短短40秒的托舉踐行了對黨和人民的承諾,也完成了自己在入黨申請書上的錚錚誓言,。
犧牲后,,他被評定為烈士,追記服務保障一等功,,授予一等平時立功獎章略章和獻身國防一級紀念章,,追認為中國共產(chǎn)黨黨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