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,,何富貴退休了,離開了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(yè)。時隔12年后,,他將自己指導(dǎo)學生訓練的習作,,積攢了32年的學生作文匯集成集,由陽光出版社出版《初中作文—觀察—分析—表達》一書,,書中收錄240篇帶著點評的學生作文及作文教學的方法,、體會和感悟。
1973年,,何富貴從原固原師范畢業(yè)后,,被分配到當年的固原縣蒿店中學擔任語文老師。當時,,何富貴的學歷是初中中專,,他想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,但學校離職進修的名額十分有限,,于是函授成為他的首選,。通過不懈努力,何富貴考進了寧夏教育學院首屆中文函授進修班,。他一邊上課,,一邊利用時間抓緊學習函授班各門課程,自學,、背誦,、做筆記、翻譯文言文,。
由于學習刻苦,,方法得當,何富貴以優(yōu)異的成績?nèi)〉昧吮究茖W歷,?;氐焦ぷ鲘徫缓螅炎约核鶎W毫無保留地教給了學生,。在作文訓練中,,他發(fā)現(xiàn)存在一定問題,既無教材可依,,又無適宜于中學生心理特征,、符合中學生認知規(guī)律的寫作技巧可循,教師難教,,學生難寫,。
為了提高中學生作文教學水平,何富貴不懈探索,。1989年,,他調(diào)入固原四中后,原固原縣教育局教研室選取固原四中、三營中學,、大灣中學,、紅莊中學四個學校進行“觀察—分析—表達作文三級訓練”教改實驗,引進在全國推廣的“初中作文三級訓練”課程體系,,固原四中實驗教師是何富貴,。
訓練一起步,何富貴按照實驗教材要求踏踏實實進行訓練,。初一上學期的作文教材共8課,,是觀察訓練,何富貴按照方法教會學生觀察后,,布置作文訓練,,學生對觀察課的作文完成得很好,他選擇了其中90余篇保存下來,。學生的作文題材豐富多樣,既有社會生活,,也有學校生活,、家庭生活和科學探索,內(nèi)容真實,、清新,、細致,顯示了“觀察”之功,,如《贊柳》《報春使者》《觀察蜘蛛捕食》《夜觀流星雨》《螞蟻獵食面蟲》《秋天的顏色》等作文,,讓師生們喜愛不已。
后來,,何富貴又教會學生分析和表達方法,,同樣在學生作文中選了240篇保存下來。1992年夏天,,第一輪實驗結(jié)束時,,原固原縣教育局對中考語文成績特別是作文成績進行了統(tǒng)計分析,實驗班的成績明顯高于同類學校非實驗班的成績,,說明該實驗在開啟師生思維,、改進作文教學方式、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成效,。
這項實驗共五輪,,全國有三十多個省市近千所中學參與,何富貴扎扎實實,、認認真真全程完成教學實驗,。尤其是實驗教師普遍感到難以做好的表達訓練,何富貴突破了這個瓶頸,用實驗成果完善,、實證了作文三級訓練的可行性與科學性,。
直到2004年,教改實驗結(jié)束,,在如此漫長的過程中,,何富貴不僅一步步完成作文三級訓練,還保存了學生優(yōu)秀作文430篇,。那時作文都是寫在白紙上的,,何富貴先后從大灣中學調(diào)入固原四中、固原二中,,期間搬過好幾次家,,但這些作文底稿一直保存在七個大紙箱中,跟著他搬來搬去,,視若珍寶,,舍不得丟棄。退休后,,何富貴將這些作文一字一句謄寫在方格紙上,,又專門學習電腦,將430篇作文70萬字,,一字一句敲到電腦上,,保存成電子版。
當何富貴把他的這些資料投給出版社后,,出版社的編輯很是敬佩,。他們翻閱著30年前的作文,猶如翻閱著一位古稀老人的心路歷程,,翻閱一段已經(jīng)塵封了的滄桑歲月,,翻閱一位古稀老人為教育事業(yè)奉獻終身的教育情懷。經(jīng)過認真篩選,,編輯留下了240篇優(yōu)秀篇目成集,,書里還收錄了何富貴的6篇論文,其中4篇是作文三級訓練實驗的實踐與思考,。在出版后記里,,何富貴寫道:“為了照顧三級訓練實驗的普及面,本書選錄了原固原縣紅莊中學,、大灣中學六位同學的習作,,在此對指導(dǎo)過這幾位學生的牛文明老師、謝明俊老師表示真誠感謝,!”當年一起參加作文試驗的牛文明老師看見這本書時,,大為吃驚,,沒有想到時隔近三十年,還能看到自己多年前教授學生的作文,,他很感謝何富貴這位有心人,。看了后記,,牛文明在目錄中找到了清秀的女孩馬存紅,,找到了紅臉蛋的憨厚男生姜國民,找到了樸實愛笑的女孩王瑛,,也找到了圓臉蛋,、棱鼻子、善于寫作文的王翠梅,。
何富貴整理出版《初中作文—觀察—分析—表達教改實驗集》一書,,旨在幫助初中學生提供作文教材和參考,讓學生通過當年的試驗課,,知道如何通過觀察,、分析、表達,,寫出一篇好作文,;如何通過閱讀材料,迅速找出題眼,,寫出想象力豐富又切合實際的作文,。“在往方格稿紙上謄寫,、往電腦上輸入文稿時,,那些青春笑靨的面龐在我眼前反復(fù)浮現(xiàn),讓我回憶起在活躍的作文課上互動的情景,。”何富貴說,。
何富貴教書育人幾十年,桃李滿天下,。如今,,他又將自己的作品贈送給新時代的學子,讓更多學生從中學到作文寫作的方法,,也為自己的職業(yè)生涯再添瑰麗色彩,。目前,何富貴已將書捐贈給涇源一中,、固原四中,、固原二中、弘文中學,、寧夏師范學院附中等學校,。“讓初中學生作文課上有點參考借鑒,,也是對從事一輩子教育事業(yè)的一種延伸。”何富貴說,。(記者 何曉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