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在西吉大山里的復旦“第七教學樓”
眾所周知,,一般高校的教學樓都建在大城市,,上海復旦大學卻花23年時間,在距其1900多公里之外的寧夏西海固地區(qū)大山里,,建起了該?!暗谄呓虒W樓”。為何會有“第七教學樓”,?在寧夏大地發(fā)生了怎樣的故事,?對復旦又意味著什么?
12月6日,,由銀川巨芬視覺創(chuàng)意有限公司獨立制作拍攝的反映復旦大學學生支教寧夏的紀錄片《支教者》開始在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和寧夏衛(wèi)視等上線播出,,寧夏各媒體也進行了相應(yīng)報道。幾天來,,復旦支教老師在“第七教學樓”的支教故事廣泛傳播,。
連日來,記者通過多渠道對此進行了采訪,。
復旦支教教師張陽(左一)和隊友在三合中學附近山頂留影,。
1“第七教學樓”的緣起
12月8日,復旦大學分管研支團的校團委副書記王英豪向記者講述了“第七教學樓”的來歷,。
1999年團中央啟動了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項目,,當年上海復旦大學開始選派學生到寧夏支教,23年來一共選派了258名支教老師,。在寧夏共有4個支教學校,,都建在固原市西吉縣,紀錄片《支教者》拍攝的三合中學是其中之一,。復旦大學共有7棟教學樓,,早期支教隊員將上海之外的西吉縣的支教學校統(tǒng)稱為“第七教學樓”,。
“20多年來,三合中學既是我們幫扶的對象,,也是我們鍛煉學生,,培養(yǎng)他們家國情懷、為人民服務(wù)精神的一個很好的平臺,?!蓖跤⒑澜榻B,來這里的支教隊員,,是經(jīng)過選拔的,,要符合學校直升研究生的標準,同時要有相應(yīng)的教學能力,。他們支教回來后,,再繼續(xù)完成研究生學業(yè)。
今年支教團隊離開時給學生們贈送的印有復旦校園風景的明信片,,并寫了寄語,。
2從字典到衛(wèi)生巾,支教老師的育人經(jīng)
“在圖書館復習考研,,偷偷用二倍速刷完視頻,。看到字典那一段,,突然想起了小學時候,,學校給全校學生每人發(fā)一本字典的情形?!边@幾日,,紀錄片《支教者》在網(wǎng)上播出后,有讀者在評論區(qū)留言,?!白值洹蹦嵌危?0多年前支教老師實施的“一本正經(jīng)”計劃,。
2009年12月的一天,,復旦支教老師吳恒在三合中學給學生們教學“本末倒置”,被學生挑錯應(yīng)是“本未倒置”,,因為“字典上是這樣寫的”,,他才發(fā)現(xiàn),全班30多本字典只有6本是正版的,。吳恒在網(wǎng)上發(fā)起“一本正經(jīng)”計劃,,籌集到70126元,為全校學生每人配了一套《新華字典》《成語字典》和《英漢字典》,還購置了一些圖書,。
“一本正經(jīng)”計劃資料圖,。
12月7日,,記者聯(lián)系到吳恒,。提起當年的支教經(jīng)歷,他說回到上海搬過幾次家,,但是當年支教時穿過的一件T恤從沒舍得扔,。在三合中學,他學到了很多書本之外的知識,。
現(xiàn)在每到教師節(jié),,他仍會收到寧夏學生發(fā)來的祝福短信,今年教師節(jié)他收到這樣的短信:“又一年的教師節(jié)到了,,現(xiàn)在想想六年級的時候已經(jīng)過去了很久很久,,但在我心里,那個身影猶如昨天一樣清晰,。是你讓我的六年級留下了美好的回憶,,真心說一句你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老師,是你當初無微不至的關(guān)心與照顧,,成就了現(xiàn)在我對任何人都存在感恩之心,!”
支教老師還會細心地給女生科普衛(wèi)生用品。
12月9日,,記者聯(lián)系到今年8月結(jié)束支教的復旦第二十二屆研支團老師喬楚,。“比起大家都比較重視的青春期生理教育,、性教育,,對于女生來說,最基礎(chǔ)的生理期問題反而關(guān)注的比較少,。我們先告訴學生怎么正確地選擇和使用衛(wèi)生巾,,然后傳輸給她們關(guān)于生理期的知識?!?/span>
去年年底,,喬楚和一起支教的其他老師,專門組織女生開了個座談會,,了解她們生理期的困惑,,鼓勵她們勇敢、積極地接納自己的女性身份,。同時,,還通過陽光種子基金申請資助項目,用2835元給全校41位女生每人購買了大概能用一個季度的衛(wèi)生巾。
今年結(jié)束支教時喬楚收到許多學生為她編的花繩,。
3“我們在做西北人民的學生”
“在所有支教隊員里,,可能我是最幸運的。因為大家都很羨慕我又能‘擠’出一年時間回到寧夏,。我只不過是做了大家主觀都想做,、卻需要客觀‘時機’才能做的事情而已?!爆F(xiàn)在北京的張陽是唯一一名兩次支教的老師,,她是復旦第七屆和第十屆研支團隊員。
12月7日,,記者聯(lián)系到張陽時,,她很是感慨地說:“現(xiàn)在回看2017年的旅程,兩次寧夏支教對我來說具有更深層的意義,。鄉(xiāng)村學校的講臺,,就是我職業(yè)生涯的起點?!彼f自己現(xiàn)在還是在教育行業(yè),,從事最難的教育評價改革工作,每當感覺工作特別難進行的時候,,就會想到寧夏支教的日子,,于是又滿血復活。
她說:“我們把它叫做復旦‘第七教學樓’,,不只是我們是孩子們的老師,,我們也在做西北人民的學生。學習在困難環(huán)境中如何更加智慧地做事情,?!睆堦栠€提到了電視劇《山海情》,“辦法總比困難多”,,這種理念是她在“第七教學樓”學到的,。
支教結(jié)束后的王正嫻于2020年回到西吉看望學生。
許多支教老師都和張陽有著同樣的感受:“我們何嘗沒有被學生影響,,何嘗沒有從他們那學到知識,,從那片土地吸取營養(yǎng)?”“人在上海,,但我的心總不由地牽掛著遙遠的寧夏西吉……”12月8日,,復旦第二十屆研支團老師王正嫻接受采訪時說。因為一次支教,,讓她很關(guān)注寧夏的各種新聞,,去年還忍不住回到西吉看望曾經(jīng)的學生,。
4“第七教學樓”精神薪火相傳
“2008年我11歲,我是寧夏西吉縣三合中學的一名學生,;2019年我22歲,,我是遼寧工程技術(shù)大學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?!?019年第21屆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隊長培訓班上,,來自寧夏的張峻通用飽含激情的話語,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志愿者,。
張峻通說自己是復旦“第七教學樓”精神的薪火相傳者,。張峻通的父母都是三合中學的老師,,復旦每一屆支教老師都陪伴過他的成長,。張峻通跟著他們看到了課本上沒有的風景,了解了山外的世界,。最終在他們的影響下,,張峻通也做了名支教老師。
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帶支教地學校優(yōu)秀學子到上海參訪,。
三合中學原校長張玉良從1999年開始接待第一屆支教老師,,到2015年16年時間內(nèi),他接待了近100位支教老師,,他說他們是“第七教學樓”的寶貴財富,。
12月9日,記者聯(lián)系到已留在上海工作的馬閃閃,。2010年,,她在三合中學上初二,受到過支教老師的各種資助,,并且獲得去上海參觀學習的機會,。“雖沒能考到復旦大學,,但最終實現(xiàn)了我來上海上大學的夢想,,并且像支教老師一樣幫助到別人?!瘪R閃閃的人生,,因支教老師而不同。(新消息報記者:何玉玲/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)
相關(guān)新聞
-
原州區(qū)免費發(fā)放馬鈴薯 原原種七百五十萬粒
[2025-04-26] -
原州消防進商圈開展節(jié)前安全培訓 筑牢五一防火屏障
[2025-04-26] -
隆德縣三級聯(lián)動賦能勞務(wù)輸出提質(zhì)增效
[2025-04-26] -
最后一課的告別是耕耘一生的回響
[2025-04-25] -
彭陽玉豆套種 ——玉米不減產(chǎn) 多收一季豆 彭陽縣今年套種25萬畝大豆玉米
[2025-04-25] -
智能化設(shè)備助力彭陽縣紡織產(chǎn)業(yè)升級
[2025-04-24] -
播種彩色希望 我市彩色馬鈴薯品種選育進入中試階段
[2025-04-23] -
原州美食周在京舉辦 特色農(nóng)產(chǎn)品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
[2025-04-23] -
原州區(qū)炭山鄉(xiāng)警民合力撲滅牛棚大火
[2025-04-23] -
彭陽縣集中簽約三大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加工及供應(yīng)鏈項目
[2025-04-2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