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不清已有多少年未曾親眼目睹家鄉(xiāng)的胡麻花開了,。市面上買回來的胡麻油,放在鍋里怎么炒,,也總是聞不到童年記憶里的油香味,。兒時,一家炒菜,,全村香,,要是炸油餅,遠(yuǎn)遠(yuǎn)地聞著味兒就能知道是誰家,。
記憶里,,家鄉(xiāng)的農(nóng)作物中,豌豆可以少種,,洋芋可以少種,,甚至麥子可以少種,唯獨(dú)胡麻不能少,,年年總是那個畝數(shù),。它是最重要的主料,再好的飯菜,,要是缺少了油,,就沒有味道。我們把胡麻油叫“清油”,,之所以叫“清油”,,是因?yàn)楹橛偷念伾芮宄海踔量梢栽谟凸蘩锟吹阶约旱挠白?。老人告訴我們,,不能在油罐里照自己,否則,,臉上就會長出黑麻子,。因此,我們不敢往油罐里看,。每次都是父母從油罐里取油時,,我們才能一睹胡麻油的真容。
村里每家每戶都要騰出一二畝田地種植胡麻,有時相鄰的農(nóng)戶都種上胡麻,,胡麻的種植面積就連成了一大片,。每到夏天,胡麻花競相開放,,眼前就會呈現(xiàn)一片紫藍(lán)色海洋,,微風(fēng)吹過,翻著波浪,,飄來清香,。遠(yuǎn)看,分不出天空與花海哪個更藍(lán),;近看,,每一株胡麻花都亭亭玉立,宛若一個漂亮的小姑娘,。
后來才知道,,農(nóng)戶之所以每年都能不謀而合地把胡麻種在一起,跟胡麻的特性有關(guān)系,。一般情況下,,種植胡麻首選在坡地,有利于胡麻成長,。如果種在平地,,當(dāng)胡麻長高結(jié)籽后就會頭重腳輕,一旦受到雨水的浸泡就會全部倒地,、爛掉,一年的收成就成了空,。
在清晨陽光還沒有照到大地或者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,,胡麻花總是低著頭,半開半閉羞澀的樣子,,那些泛著紫藍(lán)色的花瓣黯然失色,,似乎脫色了一樣?!耙院橛?,入伏曬熱頭?!边@是家鄉(xiāng)人的一句農(nóng)諺,。胡麻花最喜歡陽光,天氣越熱,,胡麻花就會開得越艷,;花開得越艷,籽就會熟得越多越飽,冬天才能榨很多清油,。到了秋天,,陽光下這些紫藍(lán)色的小精靈變魔術(shù)一般,又會換上新的黃金鎧甲,,一個個腹圓頂尖,。我們小時候,嘴總是很饞,,就把已經(jīng)熟飽了胡麻籽殼用手捏碎,,先數(shù)一數(shù)每個殼里有幾個胡麻籽,比一比哪個殼里的籽多,。比完后,,一下送入嘴里咀嚼,總會有一股清香味在口中蔓延,,讓人回味無窮,。
待胡麻徹底成熟后,就要收割,。農(nóng)人收割胡麻時,,大多時候是用手拔,很少用鐮刀割,。一方面,,胡麻頭容易綰在一起,如果不分開,,就會把胡麻頭揪掉,,這樣太可惜了;另一方面,,胡麻根拔出來,,帶回場里壓碾之后,根可以用來燒火做飯,。當(dāng)然,,我感覺用手拔胡麻速度最快,只要把根拔起來,,胡麻頭始終是連在一起的,,等拔一大堆,自然分開的時候,,就是一捆了,。父母拔胡麻時,從不戴手套,,常年的勞動,,已經(jīng)讓手上的皮膚結(jié)成了粗厚的老繭,,完全能抗住胡麻稈的粗糙。而我們就必須戴手套,,否則一天下來手上滿是血泡,。
胡麻全身是寶,除了籽能榨油,,胡麻纖維可以用來擰繩,;胡麻衣壓碾后很細(xì),可以用來做飼料,;胡麻籽榨油之后的油渣,,可以用來喂牛,攪拌在麥草中就算是給牛加料了,。牛耕地的時候,,父親每天都會給牛拌一槽油渣草料,牛吃得很香,,吃完后,,還要用舌頭不停地舔舐槽底。我記得,,胡麻稈是燒火做飯最好的燃料,,一捆一捆扎整齊,再一把一把放進(jìn)灶火里,,不知不覺就會幫母親燒開一鍋水,。
昔日,家鄉(xiāng)的胡麻花開遍坡地,,開得絢麗,,開出了整個小山村的幸福。如今,,關(guān)于胡麻,、胡麻花,還有胡麻油已經(jīng)成了記憶里的鄉(xiāng)愁,。不管何時何地,,我都不會忘記夏天胡麻花開的景象,、不會忘記秋天里收獲的苦樂,、不會忘記冬天里油坊的清香。這不是一次單純的花開花落,,而是幾代人骨子里的記憶,。(作者:蔡文剛)